您所在位置: 主页 > 盟务要闻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

发布时间:2020-05-02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1)
2012年省政协1号提案协商座谈会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2)
2012年2月调研组赴鹿泉金隅水泥厂调研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3)
2012年2月调研组赴鹿泉金隅水泥厂调研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4)
2012年9月省民盟在石家庄督办1号提案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5)
2012年9月省民盟在石家庄督办1号提案视察煤改气工程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6)
2012年9月省民盟在石家庄督办1号提案视察煤改气工程现场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7)
2013年1月调研组赴车管所调研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8)
2013年1月调研组赴车管所调研查看尾气指数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9)
2013年1月调研组赴曲寨水泥厂调研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10)
2013年5月省政协督办1号提案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11)
2013年12月省政协召开1提案号提案办理工作会议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12)
2014年5月省政协赴河北科技大学督办1号提案
为了同一片蓝天——省民盟1号提案三连冠侧记(图13)
2014年10月省政协召开主席会讨论1号提案情况
“今年的1号提案是河北科技大学郭斌教授以省民盟界别提交的《科学治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014年3月11日,省政协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政协秘书长郭大建在会上宣布。至此,2012-2014年省政协1号提案都由省民盟提交,从2012年《改善省会大气环境质量》破题,到2013年《标本兼治推进蓝天工程改善我省大气环境质量》(2013年省政协1号提案采取打捆督办的形式,由10件提案组成,省民盟提交的《标本兼治推进蓝天工程改善我省大气环境质量》仍被登记为2013年第1号)最终到2014年《科学治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民盟河北省委实现了省政协1号提案的三连冠。由一个党派连续三年作为1号提案的提出单位,不仅创造了河北民盟的历史,在河北省政协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份闪光成绩单的背后是河北民盟人一次次深入实践的艰辛调研。
实地调研结硕果
2013年1月21日,一场冬雪刚刚过去,凛冽的西北风把石家庄阴霾的天气吹亮了几分。连日的雾霾也略有些消散的迹象。民盟河北省委大气环境调研组一行踏雪前往石家庄车管所和鹿泉实地调研。
在石家庄车管所,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石家庄市车辆尾气排放检验的全过程。调研材料主笔人郭斌还详细询问了近期省会大气的相关数据和石家庄市汽车尾气合格率等情况。
在鹿泉曲寨水泥厂,企业负责人介绍了水泥厂环保治理的举措。调研材料主笔人郭斌对省会的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议。随后,在企业负责人和环保部门的陪同下,调研组考察了企业生产车间和环境治理设备运行情况。在参观调研中,调研组一行还详细询问了企业负责人企业生产废气排放和治理情况,查看了减排的相关数据并对企业日后环境治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这仅是河北民盟数次大气环境专题调研中的一次,2012年来,河北民盟大气环境调研组三次赴石家庄环保局了解情况,两次赴鹿泉分别在金隅水泥厂、曲寨水泥厂实地调研水泥厂开工情况和企业环保设施,省会谈固小区工地、十里铺小区的煤改气项目……一次次的实地调研使调研组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正是这些详实的数据支撑,形成一篇篇高质量的1号提案。
其实,深入实际、实地调研不仅仅是河北民盟大气环境调研组的专利。近年来,民盟河北省委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工作,把参政议政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换届以来,民盟河北省委把实地调研作为出精品提案、精品信息的必要条件。成立多个以主副委为组长的调研小组,赴我省沧州、廊坊、保定等地区生产生活第一线进行实地调研。无论是渤海之滨的海港码头还是太行山区的农家小院,都印上了民盟人实地调研的足迹,正是这种“接地气”的调研方式,提升了参政议政工作水平。
如果说深入实际,脚踏实地的调研是民盟的优良传统,那么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则是民盟人骨子里的基因。
实事求是谏诤言
边发吉,民盟河北省委主委、中国文联副主席、民盟河北省委大气环境调研组组长,鲁平,民盟河北省委副主委、民盟河北省委大气环境调研组副组长,郭斌,河北大气污染治理首席专家、河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2012-2014年省政协1号提案主要执笔人。每次调研和提案形成过程中,三位聚到一起说的最多的就是“敢讲实话,实事求是”!
民盟人讲实话,讲真话是有传统的。马寅初在当时显得“不合时宜”的“人口膨胀论”;梁思成的“保护古都建言”……
民盟人、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也说“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现任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也专门在民盟中央全会上强调:“不说正确的废话”。
这些在河北民盟的这三篇1号提案上都有体现:
“从“十五”开始,石家庄市政府开始实施重污染企业“退二进三”、“退市进郊”战略,将市区内一些重污染企业逐步搬迁至市区外围的工业园区和周边县区,但由于市区内企业众多,而且随着市区的不断扩大,原来处于市区以外的工业企业又被包入市区,同时,规划的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受各种因素影响,又陆续建设了很多居民住宅和居民小区,因此使石家庄市区呈现“厂宅交错”的城市圈层结构。另外,石家庄市周边县区的大气污染源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有很大影响。冬季位于上风向的西部山区现有大量污染严重的建材企业,如平山的冶炼业、鹿泉的水泥制造业和井陉的石灰开采与加工业。”——2012年省政协1号提案《关于改善和提高省会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
“2012年全省原煤消耗量已突破 2亿吨,受技术和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仍有许多燃烧设备存在着燃烧效率低、除尘和脱硫效率低、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等问题。”
“我省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技术与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低、污染严重,存在着以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等问题。”
——2013年省政协1号提案《标本兼治推进蓝天工程改善我省大气环境质量》
“科学研究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支持。目前重点行业的关键治理技术,如烧结机脱硫脱硝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污染防治设施故障率高、运行不稳定的现象比较突出。对雾霾成因、机理、二次污染物的转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处置措施等还缺乏深入研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也较为滞后,与国家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相匹配。”——2014年省政协1号提案《科学治霾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三篇提案,篇篇直指我省大气环境的关键问题,不回避问题,不粉饰太平。谈问题一刀见血,谈建议有理有据。正是体现了民盟人敢讲实话,实事求是的原则。
讲实话、讲真话不仅体现在提案里,在提案的办理上,河北民盟也坚持这一原则。2013年,在省政协2013年1号提案办理工作会议上,边发吉主委虽然对当年1号提案的办理结果表示了满意,但同时在会上也坦言:“虽然人人关注环保的燎原之势已经形成,但从目前来看,(改善空气质量)成效尚不明显”。
对此,省政协领导在会上也说:“我们在讨论取得成效的时候也认为没有取得明显成效,最后用了一个“取得初步成效”的词汇,边发吉同志说的更加直白,这就是实事求是。”
是的,实事求是,这就是河北民盟人的标签。实事求是、实地调研形成的成果必将引人关注。
全省上下引关注
从2012年到2014年,连续三年的河北省政协1号提案,全省政协系统的高度重视。
谈到最初1号提案的初衷,1号提案主要撰写人郭斌教授回忆:“2012年1月7日上午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科技组讨论时,我当时在发言时就改善石家庄的空气质量,提出要加强对雾霾污染源解析的科学研究,加大监测能力建设,继续实施蓝天工程,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强整体协调综合治理,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建议。参加会议的时任省委书记张庆黎对此表示赞同,强调要推进“气化河北”工程,大力推广煤改气工作,下决心治理好石家庄的空气污染问题。”
2012年,华北地区严重雾霾还没有显现,PM2.5还只是作为一个空气质量指数的一个新指标,而且在当时还没有进入我国空气质量检测指数。省政协领导敏锐的认识到省会空气质量的问题。超前的认识到空气环境问题将会影响到我省的发展环境。
正是省政协领导超前的认识和民盟河北省委超前的调研,最终形成了这篇在当时还显得超前的《改善省会大气环境质量》,但是在2012年供暖季开始,大范围、高频度的雾霾天气开始侵袭华北地区,人们才开始意识到2012年河北省政协1号提案的价值。
按照“打好组合拳、演好连续剧”的精神,2013年省政协1号提案定为《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采取打捆督办的形式,由10件提案组成,涉及省民盟等两个党派和7名省政协委员。虽然当年的1号提案由10件提案打捆而成,但在登记时,省民盟提交的《标本兼治推进蓝天工程改善我省大气环境质量》仍被登记为2013年第1号,是名副其实的1号提案。当年的1号提案的主会办单位包括省发改委、省环保厅及省委宣传部等24个单位。除由省政协主席领衔、驻会副主席参与,组织驻冀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持续督办外,省政协还将建议各设区市政协把“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列为1号提案,由市政协主席率领驻地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进行督办。
2013年当年,可以说全省政协系统高度重视1号提案的办理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省市齐联动,党派、委员、全省各地市政协一起发力,1号提案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时间来到2014年,郭斌教授经过调研以河北民盟界别提出了《科学治霾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这篇提案最终被定为2014年的1号提案。虽然这篇提案的办理范围和关注程度可能赶不上2013年1号提案,但取得的效果却好于往年。
三载提案始见功
2012年的河北省政协1号提案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群众意识到因为我们“同呼吸”所以“共命运”,形成了环境保护事业人人参与,人人关心,全社会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但如果谈到效果——
“改善不是那么明显,汽车增加太快了,石家庄市区2010年40万辆车,今年60万辆车了。”提案主要参与者、河北省民盟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冯俊生说。在2012年1号提案的基础上,他们2013年继续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提案,对象从石家庄扩展到了河北省。
这是在2013年初《南方周末》以《两会政治季里的“空气”味道》为题报道了河北省政协2012年的1号提案,报道中冯俊生副部长坦承改善效果不明显。参政议政部部长刘莉多次请示盟省委领导并和郭斌教授积极沟通,根据省政协领导的相关精神,2013年把大气污染防治提案的对象扩展到全省。
虽然连续两年的1号提案督办得力,范围也由省会石家庄扩展到了全省,但雾霾并没有减轻。于是找准方向、科学治霾成为河北民盟调研的主要方向并最终形成了2014年的《科学治霾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014年1号提案确定后,我省多地市陆续开展了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的研究,如石家庄市、唐山市、衡水市已初步完成PM2.5和PM10的源解析工作,沧州、邢台等市正在开展类似研究。科学治霾取得了初步成效。
“木锯绳断、水滴石穿”,三年的1号提案年年关注大气环境,全省政协系统连续不断的督办,河北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2014年10月10日,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了2014年1至9月(共计273天)全省空气质量情况。其中,全省11个设区市达标天数平均为113天,占41.4%,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天。省会石家庄达标天数为69天,同比增加了35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为73天,同比减少了31天。
三年弹指一挥间,连续三年的1号提案办理、河北6643工程的持续推进使河北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但治理大气污染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河北民盟人关注民生,关注大气的调研脚步永远不会停歇。目前,民盟河北省委大气环境调研组把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列为下一步调研课题,为了让蓝天白云重新遍及华北大地,为了京津冀百姓的同一片蓝天。
 

     返回首页
中国民主同盟河北省委员会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路236号
冀ICP备13015723号-1